首页 资讯 正文

东西问丨冯慧兰:东盟国家为何期待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?

体育正文 127 0

东西问丨冯慧兰:东盟国家为何期待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?

东西问丨冯慧兰:东盟国家为何期待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?

中新社宁波5月26日电(rìdiàn) 题:东盟国家为何期待(qīdài)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?

——专访世界银行前常务副行长(fùhángzhǎng)冯慧兰

“一带一路”国际(guójì)合作高峰论坛咨询(zīxún)委员会2025年会议近日在浙江宁波举行。其间,作为与会委员,世界银行前常务(chángwù)副行长(印度尼西亚(yìndùníxīyà)籍)冯慧兰(Mari Elka Pangestu)接受中新社(zhōngxīnshè)“东西问”专访,就东盟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的期待、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合作等议题分享见解。

现将访谈实录摘要(zhāiyào)如下:

中新社记者:近年来,“一带(yīdài)一路”倡议在东盟国家取得了(le)许多(xǔduō)成果,您如何评价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对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影响?

冯慧兰:近年来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过程中,中国(zhōngguó)在东盟国家(dōngméngguójiā)的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改善了区域联通性。

以我最熟悉的印尼雅万高铁为例,该项目不仅缩短了从雅加达到万隆的通行时间,更带动了沿线产业带发展,仅在建设(jiànshè)阶段累计创造直接就业5.1万人次。这对印尼来说是一件(yījiàn)非常值得骄傲的事。尽管项目比原计划花(huā)了更长的时间,但(dàn)在整个过程中,印尼与中国双方都获得(huòdé)了很多经验。

这不仅是建造一条铁路,更是一个双方(shuāngfāng)共同学习的过程。中国之前并没有在像印尼这样的国家建设高铁(gāotiě)的经验(jīngyàn),因此他们也学习了如何根据印尼的具体情况调整建设方式。印尼方面之前从未有建设高铁的经验,我们也通过这个项目(xiàngmù)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员。

当地时间2023年10月(yuè)17日,印尼万隆德卡鲁尔站,印尼一家四口在列车前拍照合影。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(shè)

中新社记者:面对当前形势,东盟如何(rúhé)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?

冯慧兰:从东盟(dōngméng)的(de)角度(jiǎodù)来看,我们意识到当前全球形势充满挑战。目前,东盟与中国建立的全面(quánmiàn)战略伙伴关系,以及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的实施,为区域贸易(màoyì)投资提供了制度性保障。东盟和中国双边贸易额2024年已达9823亿美元,双方已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,这印证了互利合作的生命力。

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(gāofēnglùntán)咨询委员会2025年会议期间,大家比较一致(yízhì)的(de)共识是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全球发展注入(zhùrù)稳定性,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、促进全球共同繁荣的重要机遇。共建国家要维护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,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济秩序,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,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,强化(qiánghuà)区域自贸安排(ānpái),促进区域一体化(yītǐhuà)。一方面,我们需要与美国保持双边的建设性对话;另一方面,我们更希望能加强和拓展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(suǒyǒu)贸易伙伴的关系。

中新社(zhōngxīnshè)记者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其中,您对于以高质量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(wèi)重点,构筑立体互联互通网络(wǎngluò)有何期待?

冯慧兰:在(zài)宁波参会期间,我们来到宁波舟山港考察,这是(shì)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港口,是智慧港口、绿色港口的代表之一,可以为东南亚的港口树立一个良好标杆,我们希望(xīwàng)能从这里学到更多经验。

关于进一步(jìnyíbù)互联互通,一部分是陆地互联互通,比如从中国昆明出发的铁路,将会穿越几个通过陆地相连的东盟国家,推动柬埔寨、老挝和越南等区域的发展(fāzhǎn);一部分是海上的互联互通,覆盖(fùgài)菲律宾、印尼等国家,目前这部分准备还不够充分(chōngfèn),更需要发展。同时(tóngshí),我认为还应进一步考虑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互联互通的建设。

2025年(nián)5月1日,浙江宁波舟山港码头。(无人机照片) 中新社发 胡嘉捷(hújiājié) 摄

中新社记者:在加强绿色丝路(sīlù)、数字丝路建设方面,东盟国家和中国之间已经产生哪些成果,未来(wèilái)有哪些重点发展方向?

冯慧兰:绿色丝路方面,中国在(zài)可(kě)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先进技术,例如太阳能电池板(diànchíbǎn)、风力涡轮机等多种可再生能源,以及电动汽车技术。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(de)大量投资(tóuzī)。在不久的将来,绿色丝路建设应当包括更多的相关投资,特别是更多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。包括印尼(yìnní)在内,东盟国家需要从化(huà)石能源过渡到更清洁的能源,并推动交通工具的电动化,我认为中国的技术应该并且有望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8日,第 41 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(bólǎnhuì)在曼谷开幕,众多中国(zhōngguó)品牌新能源汽车亮相博览会。 中新社(zhōngxīnshè)记者李映民 摄

数字丝路方面,我们与中国有很多合作,无论是在(zài)云计算,还是基础设施方面。我们现在也正在学习如何(rúhé)应用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,比如DeepSeek(深度求索)。我经常用它问各种各样的问题(wèntí),感觉到它似乎“更(gèng)有人性”,回应(huíyìng)更灵活、富有情感。我猜这可能是因为它所用的数据涵盖了更多文化(wénhuà)元素,包括我们的本地文化,所以能更好地与我们互动。

目前,印尼政府正探索将DeepSeek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,帮助农民通过语音指令获取病虫害防治信息。总之,在数字(shùzì)丝路框架下,我们有很多合作议题和空间,也有大量能力建设(jiànshè)(jiànshè)的(de)机会。未来,我们要在共建“一带(yīdài)一路”框架内(nèi)加强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合作,缩小数字鸿沟,支持包括东盟国家及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能力建设。(完)

冯慧兰,世界银行前常务副行长,现任印尼总统国际贸易与(yǔ)多边合作特权大使,印尼国家(guójiā)经济委员会副主席。她是印尼史上首位入阁的华裔女性,曾于2004至2011年担任印尼贸易部长,2011至2014年10月担任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长。她目前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(gōnggòngshìwù)学院(xuéyuàn)高级研究员(yánjiūyuán)、李光耀公共政策(gōnggòngzhèngcè)学院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兼职教授及位于华盛顿(huáshèngdùn)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(IFPRI)董事会主席。

[ 责编(zébiān):丛芳瑶 ]

东西问丨冯慧兰:东盟国家为何期待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